一般人或许很难想象失明人士欣赏舞台剧的画面,但艺术其实可以做到包容,让每一个人无论背景都能前来欣赏。失明人士也不该是个例外。
配合“世界视觉日”(World Sight Day),原创剧《观心》将于10月8日晚上7点在YouTube上首映。
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戏剧社呈现,《观心》讲述一名女生学习接受母亲渐渐失明的过程,以及一名中国学生在新加坡留学时被排挤的心路历程。
国大中文戏剧社此次邀请到了艺术组织Access Path Productions担任作品的可及性顾问(accessibility consultant),指导学生通过语音描述(audio description)和创意字幕(creative captioning),将《观心》打造成一部具有包容性的作品,希望鼓励更多的公众,包括失明、聋人和弱听等群体前来参加艺术活动。
《观心》由国大中文戏剧社的艺术总监吴美箬指导。她说,选择在戏剧中加入可及性元素是希望社会能更包容失明等群体。“有一天我也可能需要别人包容我。”
两可及性元素 讲究技巧和美感
语音描述者(右上角)通过视讯平台一边看剧,一边练习语音描述。(国大中文戏剧社提供)
国大中文戏剧社首次挑战将可及性元素融入进戏剧作品里。在作品首映当天,公众若有需求,可选择欣赏附有语音描述和创意字幕的版本。但语音描述和创意字幕究竟是什么?
语音描述指在演员对话的空隙中,描述表演中可见的戏剧元素,如演员的动作和表情、表演空间里的背景和道具等。
刘畅是负责语音描述的成员之一。她认为,语音描述讲究技巧,用简练的句子让观众通过听觉勾勒出表演的画面。
她说:“语音描述是见缝插针,描述要求做到精准,只能不断提炼文字。写完后,要重复练习,将描述的情绪、节奏和时间抓好。”
创意字幕则是通过不同的颜色呈现字幕,颜色的转换代表不同角色在说话。字幕使用的颜色是关键,要让观众看时感到舒服,并且不能选用太相似的颜色,否则观众将难以分辨颜色的变化。
如果戏剧在实体舞台上呈现,创意字幕出现的位置也是考量之一。艺术工作者可发挥创意,考虑将字幕融入到场景里,如选择把字幕投影在道具上等。
若想了解去新加坡留学必带物品、新加坡留学自费以及新加坡留学最好专业等问题都可以在线咨询我们哦!
JCU Singapore
East Asia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HRM College
PSB Academy
Kaplan Higher Education Academy(Singapore)
Singapor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