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中风和关节炎导致手指无法活动自如的病人,日后或能像常人一样握笔写字、用牙刷刷牙。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一组学生发挥创意,发明了一个名叫“Kenn”的手部辅助工具。辅助工具戴在病人的手上,可以让手指固定在一个舒适的姿势,不论是握笔或牙刷等工具都比较稳当,让他们像常人一样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动作。
小组的创意在本月7日由国大杨潞龄医学院举办的第三届医学大挑战(2019 Medical Grand Challenge)中得到评委的肯定,荣获第一名。
团队组长周胜权(22岁,大二医学生)受访时指出,Kenn的灵感来自一名脊髓伤患所带来的启发。
“他因半身瘫痪长年手指无法活动自如,须挣扎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动作。市面上的类似产品在功能和设计方面又无法满足他的需求,因此我们决定发明这个工具填补市场需求。”
为感谢该伤患给团队的启发,他们以伤患儿子的名字给工具取名。比赛结束后他们也打算把工具免费赠送给这名伤患。
据周胜权介绍,Kenn由尼龙制成,生产成本约3元7角,如今还在测试和完善的阶段,日后有计划在市面上推出,以低价卖给病患。
多组团队构思方案 解决老年人医疗问题
为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并让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一起发挥所长,以构思方案来解决医疗保健领域中的一些问题,国大医学院自2017年起每年举办医学大挑战。经过一年的培训、策划和研究,今年参加挑战赛的14个团队,超过80名学生在国大医学礼堂展示他们的项目成果。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很多团队今年都以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作为选题。获第二名的Project21团队为了解决老人摔倒问题,发明了一种智能步态分析仪器,用于预测老人跌倒的风险。产品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用户把硬件仪器栓在膝盖后可以操作手机应用完成四个环节的测试,由软件计算老人跌倒的风险。
Project21成员陈标辉(22岁,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大二学生)受访时说:“我们的产品已经成形,不过我们还需进行大量测试来屯集数据,提高产品算法的准确性。”
国大常务副校长(创新与企业)梅彦昌教授在致词中指出:“一个概念从孵化到成为产品走向市面,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十年。让科研成果造福社会和产生利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接下来,获奖团队将在国大医学院和经验投资人的协助下完善他们的产品和方案。他们也将有机会申请加入国大的GRIP(Graduate Research Innovation Programme)计划。根据此计划,每个团队最多可获得10万元,协助他们成立起步公司把产品推向市场。
若想了解去新加坡留学必带物品、新加坡留学自费以及新加坡留学最好专业等问题都可以在线咨询我们哦!
JCU Singapore
East Asia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HRM College
PSB Academy
Kaplan Higher Education Academy(Singapore)
Singapor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