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肾脏科高级顾问蔡弘锐医生与新加坡管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系统学院生麦允馨和邹宜轩联手开发自助式脚部检查仪,缩短糖尿病患受检时间,让病患更常受检,避免因脚部疾病而须截肢。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又叫做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最终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可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形成,进而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从轻度的神经症状到严重的溃疡、感染、血管疾病、Charcot关节病和神经病变性骨折。如果积极治疗不能充分解决下肢出现的症状和并发症,则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在糖尿病患者中开展对足部问题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将有重要的意义。
糖尿病患者可以定期检查足部情况,一旦发生异常或者符合糖尿病足初期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和治疗,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糖尿病足恶化带来的严重危害。
除了日常检查双脚外,还要注意日常脚部养护和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平时尽量穿棉布袜,定期用温水泡脚,保持脚部适当干燥,如果出现干裂脱屑、溃疡伤口,则及时外涂复缘膏修护,修剪趾甲时要格外注意,避免留下尖刺,尽可能地避免脚部受伤。
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是诱发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严格控制主食,尽量避免摄入含糖量高的食物,适当加强锻炼,积极预防糖尿病。
根据数据统计,约有10-15%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糖尿病足的问题,治疗起来相当的麻烦,治疗费用也相当的昂贵。因此糖尿病患者,特别是那些病程在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高度重视糖尿病并发症的问题。
优化检查
传统的检查方式为耗时20至30分钟的脚部检查,而新加坡本地大约有50万名糖尿病患,他们通常一年只检查脚部一次。蔡弘锐说:“我们算过了,要为这么多人做这一次检查,每天要有120家诊所专门检查糖尿病患的脚。”
新的自助式检查仪只需15分钟,就能通过影像分析脚部情况。肾脏科医生蔡弘锐指出,脚疾能反映血管的不健康状态,有血管疾病者通常也有心脏病和肾病,因此脚部检查颇为重要。
病患可按视频上的指示,把脚放在正确位置,铐上测量血压的脚踝铐。检查仪会先拍摄一套影像,分析脚部情况。
接着,病患将启动脚踝铐紧缩,放慢脚部的血液循环。随着脚踝铐放松,血液循环恢复,检查仪会拍摄另一套影像,分析血液灌流。
领导项目的国立大学医院肾脏科高级顾问蔡弘锐医生说,脚疾能反映血管的不健康状态,有血管疾病者通常也有心脏病和肾病,因此脚部检查颇为重要。
改良方案
蔡弘锐在修读新加坡管理大学的数码卫生短期课程时结识了新大前副教授陈惠宾,后来与陈惠宾及他的六名学生一起开发脚部检查仪。
最终发现通过可以利用温度与感应器来分析脚疾,糖尿病患与健康者的脚部温差可能是因为脚部神经损伤影响排汗功能,导致散热不佳;溃疡和伤口与其他脚部位的温差则是因为伤口处的血液循环较高。
自助式检查仪可利用温度与红青蓝颜色感应器分析三种脚疾:压力点造成的畸形、脚部失去感觉而没发现的溃疡或伤口,以及血管疾病导致血液循环受阻。团队也在研究如何检查神经损伤。
团队花了两周展开小规模临床试验,为20名国大医院糖尿病患和七名健康者检查脚部。结果发现,糖尿病患的平均脚温比健康者高,溃疡或伤口处的温度则比其他脚部位高。
蔡弘锐说,糖尿病患与健康者的脚部温差可能是因为脚部神经损伤影响排汗功能,导致散热不佳;溃疡和伤口与其他脚部位的温差则是因为伤口处的血液循环较高。
团队在申请研究资金,以展开有300名病患的临床试验,届时会有两台检查仪,一台放在国大医院,一台放在综合诊疗所。他们希望自助式检查仪能鼓励病患常去检查,尽早发现与治疗脚疾。
这项技术的成功应用让检查糖尿病足的效率大大增强,未来会让更多的脚疾受影响者保证定期检查的顺利便捷,更好的保护中老年患者的晚年生活。
若想了解去新加坡留学必带物品、新加坡留学自费以及新加坡留学最好专业等问题都可以在线咨询我们哦!
JCU Singapore
East Asia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HRM College
PSB Academy
Kaplan Higher Education Academy(Singapore)
Singapor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